藻类“吃”掉塑料!新型净水技术或将破解微塑料污染难题,改善水环境
微塑料污染和养殖尾水超标排放已成为全球重要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构建了一种藻类净水除杂系统,并研究其拦截微塑料和去除水体氮、磷的能力。
研究使用水绵(Spirogyra)、浒苔(Enteromorpha)和刚毛藻(Cladophora) 3种丝状藻在净水除杂系统中进行微塑料拦截实验,结果显示,实验时间为10 d时,3种丝状藻对纤维状微塑料拦截效果最佳(水绵88.50%,浒苔79.50%,刚毛藻75.50%),对颗粒状微塑料拦截效果最差(水绵67.50%,浒苔53.00%,刚毛藻55.00%)。与其他2种藻类相比,水绵对微塑料具有更好的拦截效果,因此,使用水绵进行水体氮、磷去除实验。将单位面积的藻量分为0、2、4和6 g/dm2,在15 d的实验中,水绵对总氮的去除率最高为91.88% (4 g/dm2),对总磷的去除率最高为90.33% (6 g/dm2),对PO43–-P去除率最高为90.38% (6 g/dm2)。4 g/dm2与6 g/dm2组的结果无显著差异(P > 0.05)。
研究表明,净水除杂系统可有效去除水体中纤维状微塑料和吸收水体氮、磷,且4 g/dm2的藻量是本净水除杂系统去除氮、磷最适宜的藻量。
参考文献:藻类净水除杂系统对微塑料及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DOI: 10.19663/j.issn2095-9869.20231027001
一、藻类如何“吃掉”微塑料?
藻类“吃掉”微塑料并不是像动物一样主动摄食,而是通过吸附、絮凝、生物累积来完成的。藻类净水技术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环境友好型技术。通过深入研究藻类与微塑料的相互作用机制,优化藻类生长条件,可以进一步提高藻类净水系统的效率,为解决水体污染问题提供新的途径。
- 吸附: 藻类细胞表面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水体中的微塑料颗粒。
- 絮凝: 藻类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多糖等粘性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将微塑料颗粒包裹起来,形成絮状物,从而沉降到水底。
- 生物累积: 一些微塑料颗粒可能被藻类误认为食物,在藻类摄食过程中被吞入体内。
藻类净水系统对不同类型微塑料的去除效果并不完全相同。 一般来说,尺寸较小的微塑料更容易被藻类吸附和去除。密度较小的微塑料更容易浮在水面上,不易被藻类捕获。形状不规则的微塑料比形状规则的微塑料更难被去除。微塑料表面的官能团会影响其与藻类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去除效果。
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确保藻类生长在事宜的条件下。为了保证藻类净水系统的稳定运行,一般需要控制以下因素:
- 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光照是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需要提供充足的光照。
- 水温: 不同藻种的生长温度范围不同,需要控制水温在藻类的适宜范围内。
- 营养盐浓度: 氮、磷等营养盐是藻类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需要控制营养盐的浓度,避免藻类过度生长。
- pH值: pH值会影响藻类的生长和代谢,需要控制pH值在适宜范围内。
- 水体中的其他物质: 有机物、重金属等物质会对藻类的生长产生影响,需要控制这些物质的浓度。
- 定期监测水质: 监测水质中的藻类浓度、营养盐浓度、pH值等指标,及时调整系统运行参数。
- 定期清理藻类: 当藻类生长过密时,需要及时清理,避免影响系统运行。
- 选择合适的藻种: 选择具有较强耐污能力和去除微塑料能力的藻种。
二、藻类净水技术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藻类净水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藻类能高效去除水体中的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同时还能吸附微塑料。藻类生长过程中能固定CO₂,缓解温室效应。 藻类生物质可转化为生物燃料、肥料、食品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另外,藻类能吸附和富集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镉、铅、汞,能降解一些有机污染物,如石油烃、多环芳烃等。
但建设和运营藻类净水系统需要较高的投入。 不同藻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选择合适的藻种是关键。藻类生长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水质净化效果。藻类生物质的收获、干燥和后续利用需要完善的技术。
藻类净水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诸多问题,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季节性变化会影响藻类生长。藻类过度生长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培养过程中可能滋生病原微生物。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设计合理的藻类培养系统。精准控制营养盐的添加量,避免藻类过度生长。 定期对培养系统进行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
那么,如何快速、准确地筛选出具有高去除效率的藻种?如何优化藻类培养条件,提高藻类的生长速率和生物量?这些问题就交给你们了。
申明:内容来源于海洋资源ocean-resource创作,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海洋资源ocean-resource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