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如何“凭空”制造温室气体?水体中N₂O生成的新途径
一氧化二氮(N₂O)是一种比CO₂威力大得多的温室气体,它的增温能力是CO₂的273倍,更严重的是,N₂O还能破坏臭氧层。过去200年里,人类活动向环境中注入了大量氮元素,导致大气N₂O浓度上升了23%,但奇怪的是,实际大气中的N₂O增长速度比理论预测更快,我们难道漏算了一些重要的N₂O来源?一项新的研究揭示阳光制造N₂O的新途径。
全球一氧化二氮源和汇
你知道N₂O究竟从哪里来吗?N₂O俗称“笑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自然界,土壤中的微生物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会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N₂O,海洋、闪电和森林火灾也会贡献少量N₂O。然而,人类活动导致的N₂O增加又有多少呢?
过去150年,大气中的N₂O浓度从工业革命前1750年的270 ppb上升到2018年的331 ppb,增长了20%,不仅如此,N₂O的排放增速目前约为每年2%,如果不加以控制,它的气候影响将在未来几十年显著加剧。
结合全球数十位研究成员的研究团队在2020年发表《Nature》上的研究,综合了43种不同的N₂O排放估算方法,全面量化了全球一氧化二氮源和汇。主要有2大来源,自然排放和人类排放。自然排放约占全球N₂O总量的57%,排放量9.7 Tg N/年(1Tg=100万吨);人类活动贡献了7.3 TgN/年,占总排放的43%。
自然排放方面,土壤和海洋是主力军。在湿润、富含氮的土壤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会产生N₂O,全球自然土壤排放约为5.6 TgN/年;海洋微生物,尤其是低氧海域会释放的N₂O,海洋自然排放量约为3.4 Tg N/年;其他来源贡献较小,约0.4 Tg N/年,主要来源于闪电、火山等。
1980–2016期间,人类活动让N₂O排放增长了30%。而人类排放中,农业竟然是最大推手,占人为排放的52%。农民施用的氮肥中,约1.8%会以N₂O形式逃逸到大气,远高于IPCC默认的1%;牲畜粪便贡献约1.2 Tg N/年;此外,水产养殖鱼类粪便和未吃完的饲料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增加N₂O排放。
工业和能源占人为排放的13%,硝酸生产、化工厂、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约1.0 Tg N/年,虽然产生量不入农业,但是全球总体工业和能源排放量整体还在增长。
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会释放N₂O,占人为排放的4%;
此外,气候变化的影响也纳入人为影响范畴,占人为排放的8%。变暖加速排放,温度每升高1°C,土壤N₂O排放增加4–6%;极端降雨造成湿润环境促进微生物活动,增加N₂O释放。
在全球分布方面,热带和农业密集区是主要的N₂O排放区。非洲是全球最大排放源,主要来自自然土壤和畜牧业;东亚(中国、印度)区域,化肥过量使用导致高排放,占全球80%氮肥消费。赤道太平洋的低氧区贡献了全球海洋排放的50%。
图:2007–2016 年全球 N 2 O 预算
彩色箭头代表 N 2 O 通量(2007-2016 年以 Tg N yr −1为单位):红色,农业部门(农业)氮添加的直接排放;橙色,其他直接人为源的排放;栗色,人为氮添加的间接排放;棕色,气候、二氧化碳或土地覆盖变化引起的扰动通量;绿色,自然源的排放。人为和自然的 N 2 O 来源来自自下而上的估计。蓝色箭头代表地表汇和观测到的大气化学汇,其中约 1% 发生在对流层。总预算(源 + 汇)与观测到的大气积累并不完全匹配,因为每个项都是独立得出的,我们不会通过重新缩放项来强制自上而下的一致。这种不平衡很容易落入关闭 N 2 O 预算的整体不确定性范围内,正如每个项所反映的那样。N 2 O 源和汇以 Tg N yr −1为单位。版权归全球碳计划所有。
阳光如何制造一氧化二氮?
传统观点认为,N₂O主要来自微生物活动的氨氧化和反硝化。在氧气充足的水中,某些细菌把氨(NH₃)变成亚硝酸盐(NO₂⁻)时会顺便产生N₂O。在缺氧环境中,微生物会把硝酸盐(NO₃⁻)一步步还原,最终生成N₂O甚至氮气(N₂)。
然而,这些理论无法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比如在西班牙的两个水库中,白天的N₂O排放量经常比夜间高出10倍。如果N₂O真的是微生物制造的,为什么阳光照射反而会让它变多?毕竟,光照通常会抑制微生物的氨氧化过程。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西班牙和丹麦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系列实验,他们采集了淡水水库和近海的海水样本,并分成两组,一组放在阳光下,另一组放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为了防止微生物“捣乱”影响实验结果,所有样本都添加了杀菌剂。
结果令人惊讶,光照组的水样中N₂O浓度持续上升,而黑暗组几乎没有变化。在实验中,阳光照射仅一天就能让N₂O浓度增加39%,这表明,N₂O的生成不一定需要微生物参与,阳光本身就能驱动某种化学反应产生这种气体。
为了弄清N₂O到底是从哪来的,研究团队又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他们在水样中加入特殊标记的¹⁵N化合物,一种是¹⁵N标记的亚硝酸盐(¹⁵NO₂⁻),另一种是¹⁵N标记的硝酸盐(¹⁵NO₃⁻),通过质谱仪检测生成的N₂O分子。
研究发现,添加¹⁵NO₂⁻的样品中,N₂O生成速度最快,最高达2.03nmol-N/L/天,表明NO₂⁻是主要原料。而硝酸盐(NO₃⁻)必须先被阳光分解成NO₂⁻,才能参与反应,因此效率低一个数量级。这个过程称为“光化学反硝化”,就是阳光把水里的亚硝酸盐“拆解”成了N₂O。
进一步实验显示,N₂O的产量与光照强度直接相关,无论是紫外线还是可见光,光照强度越大,生成的N₂O就越多。计算表明,每接收1瓦紫外线能量,大约能产生0.054纳摩尔的N₂O。
更重要的是,这种光化学反应的效率常常超过微生物途径。在同一个水库的水样中,阳光驱动的N₂O生成速率66.6 nmol-N/L/天,而微生物氨氧化的速率仅2.08 nmol-N/L/天,这意味着,在表层水体,阳光可能是N₂O更主要的影响因子。
图:阳光对N20产生的影响🔽
在孵育实验1至4中随时间(即日光时间/总孵育小时)溶解的N20浓度。(A)2018年6月的Cubillas,未过滤的水。(B2018年9月的 Cubillas,未过滤的水。(C)2018年9月的lznáiar,未经过滤的水。(D)2021年7月的圆柱形容器:过滤水(孔径0.7微米)在所有实验中都添加了氯化汞(1毫摩尔升),以抑制生物活性。条表示平均值士标准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从t0到t3),包括黑暗对照(深灰色条)和阳光处理(黄色条)。显示阳光照射时间/总培养小时(例如,1524小时)。注意y轴上的不同刻度。每个实验的阳光处理的重要性包括:P<0.05;P<0.01:P<0.001。速率在表S2中给出,更多统计细节在表S3中提供。
❓思考题:阳光可以直接在水体中产生温室气体N₂O,这个过程主要依靠什么物质?
A.氧气(O₂)
B.亚硝酸盐(NO₂⁻)
C.二氧化碳(CO₂)
D.甲烷(CH₄)
参考答案:(点击查看)
B.
解析:实验证明,阳光能将水中的亚硝酸盐(NO₂⁻)转化为N₂O,而硝酸盐(NO₃⁻)需要先被阳光分解为NO₂⁻才能参与反应。
过去我们总把N₂O归因于微生物,现在必须重新审视阳光的作用了,这种非生物途径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这项研究为理解全球氮循环和气候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参考文献:Sunlight drives the abiotic formation of nitrous oxide in fresh and marine waters. Science,13 Mar 2025,Vol 387, Issue 6739,pp. 1198-1203,DOI: 10.1126/science.adq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