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二. 12 月 24th, 2024

海洋资源

ocean-resource.com

第七次南海深潜科考,南海鲸类多样性的新发现,历次科考回顾

 

 

2024年9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组织的第七次南海深潜/远海鲸类科考航次顺利返航。这次科考航次历时18天,航程3300多公里,主要考察区域集中在我国南海北部海域的大陆坡、海山及海槽水域。此次科考不仅进一步积累了南海鲸类物种的生态学、声学和行为学数据,还首次记录了须鲸在南海的野外活动。这一系列发现为南海鲸类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科学依据。

南海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交界处,拥有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包括大陆架、海山、海槽等多种地形。南海是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域之一,拥有多达30多种鲸类动物。然而,历史上对南海鲸类的研究和保护工作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深远海区的鲸类物种。此次科考航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目视考察、被动声学监测和环境DNA收集等手段,进一步了解南海鲸类物种的多样性、种群现状和分布模式。

此次科考采用了多种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包括目视考察、被动声学监测、环境DNA收集等。

  • 目视考察:通过船上观察和无人机拍摄,记录鲸类的活动情况。
  • 被动声学监测:利用水下声学设备记录鲸类的声音,分析其种类和行为。
  • 环境DNA收集:通过采集海水样本,提取其中的DNA,识别鲸类物种。

此次南海深潜科考有什么发现呢?此次科考共目击到深潜和远海鲸类动物37群次,其中深潜鲸类28群次。通过影像拍摄和动物发声记录,获取了大量鲸类图片、视频及音频资料,进一步证实了南海部分海域拥有丰富的鲸类物种多样性。本航次新增了须鲸在南海的野外记录,获得了确切的位置和栖息环境信息。进一步积累了抹香鲸、弗氏海豚、短肢领航鲸等南海常见深潜鲸类物种的生态学、声学和行为学数据,扩大了瓶鼻海豚、瓜头鲸和糙齿海豚等鲸类物种在南海的分布范围。

本次科考新增的须鲸记录对南海鲸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须鲸的首次记录为南海鲸类物种名录增添了新的成员,进一步丰富了南海鲸类的多样性数据。这对于全面了解南海鲸类的物种组成具有重要意义。须鲸的记录为研究其在南海的生态学特征提供了宝贵的实地数据,包括其栖息环境、行为模式和食物链关系等。这些数据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须鲸在南海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了解须鲸在南海的分布和栖息地情况,有助于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的保护策略。特别是在须鲸可能面临的威胁(如船只碰撞、噪音污染等)方面,提供了具体的保护措施依据。南海须鲸的记录不仅对区域性研究有重要意义,也为全球鲸类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点。通过与其他海域的须鲸数据进行比较,科学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须鲸的全球分布和迁徙模式。

此次科考航次的成果不仅填补了国际上在南海鲸类认知方面的空白,还为我国下一步保护该海域以鲸类为代表的海洋珍稀濒危动物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在南海持续开展鲸类科考调查,科研人员可逐步掌握南海鲸类物种的组成、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特征,继而面向鲸类相关的世界科技前沿问题深入探索南海鲸类的适应性演化、行为生态特征、生态功能、栖息地特征以及潜在威胁因子等科学问题。

第七次南海深潜/远海鲸类科考航次的顺利返航标志着我国在南海鲸类研究和保护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随着更多科考航次的开展,我们有望进一步揭示南海鲸类的生态奥秘,为保护这一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提供更加坚实的科学基础。

 

历次南海深潜科考回顾

1、第一次南海深潜科考(2018年)主要成果:

  • 深海地形测绘:首次对南海北部海域的深海地形进行了详细测绘,发现了多个未曾记录的海山和海槽。
  • 深海生物多样性:记录了多种深海生物,包括一些新物种,如深海珊瑚和海绵。
  • 环境参数测量:收集了大量的水文和化学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2、第二次南海深潜科考(2019年)主要成果:

  • 深海热液喷口:发现了多个深海热液喷口,记录了喷口周围的特殊生态系统。
  • 深海鱼类:记录了多种深海鱼类,包括一些罕见的物种,如深海鳗鱼和灯笼鱼。
  • 沉积物采样:采集了大量的深海沉积物样本,分析了其组成和来源。

3、第三次南海深潜科考(2020年)主要成果:

  • 深海珊瑚礁:发现了多个深海珊瑚礁,记录了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 深海甲壳类:记录了多种深海甲壳类动物,如深海虾和蟹。
  • 海底地质:对海底地质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了多个断层和火山口。

4、第四次南海深潜科考(2021年)主要成果:

  • 深海微生物:发现了多种深海微生物,研究了其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机制。
  • 深海化学物质:检测到多种深海化学物质,包括一些有机化合物和矿物质。
  • 深海生态系统:进一步研究了深海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能量流动。

5、第五次南海深潜科考(2022年)主要成果:

  • 深海鲸类:首次记录了南海深海鲸类的活动,发现了抹香鲸和短肢领航鲸等物种。
  • 深海声学监测:通过声学监测设备记录了多种深海生物的声音,为研究其行为提供了数据。
  • 深海环境DNA:通过环境DNA技术,识别了多种深海生物的存在。

第六次南海深潜科考(2023年)主要成果:

  • 鲸类物种多样性:记录了至少15个鲸类物种,包括抹香鲸、短肢领航鲸、瑞氏海豚、糙齿海豚、小虎鲸、小抹香鲸和侏儒抹香鲸,以及3种珍稀喙鲸。
  • 远海型海豚:记录了5种远海型海豚,包括条纹海豚、弗氏海豚、热带斑海豚、长吻飞旋海豚和瓶鼻海豚。
  • 生态学数据积累:进一步积累了南海鲸类的生态学、声学和行为学数据,证实了南海北部海域拥有丰富的鲸类物种多样性。

 

 


申明:内容来源于海洋资源ocean-resource创作,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海洋资源ocean-resource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