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日. 5 月 18th, 2025

海洋资源

ocean-resource.com

深海的可爱精灵——小飞象章鱼Grimpoteuthis

深海的可爱精灵——小飞象章鱼

Grimpoteuthis

 

 

 

小飞象章鱼(Grimpoteuthis),这种章鱼首次被科学家在深海探险中发现,并于1990年由Voss和Pearcy命名,因其外貌酷似迪士尼动画片中的小飞象而得名。它们的鳍长得像大象的耳朵,因此被称为“小飞象章鱼”。

它是深海珍稀的章鱼种类,属于八腕目须蛸科烟灰蛸属动物,它广泛分布于各大洋海底,大多生活在约1000至7000米深的海底,是所有章鱼物种中栖息环境最深的。小飞象章鱼具有凝胶状的身体,具有发光器官,并使用鳍推进来移动,这也有助于它在其极端深海环境中节省能量,这些独特的身体特征使它有别于主要依靠喷射推进的其他章鱼。

小飞象章鱼体长约20厘米,胴部袋形,皮肤光滑,肌肉松软,长有两只“耳朵”和一个长“鼻子”。它们的“耳朵”实际上是鳍,帮助它们在深海中游动和保持平衡。它们主要以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

小飞象章鱼的发光机制主要依赖于两种物质:荧光素和荧光酶。当荧光素被特定波长的光激发时,它会发出光,而荧光酶则作为催化剂,帮助荧光素与氧结合,产生氧化反应并发光。

这种发光机制在捕食和防御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小飞象章鱼利用发光器官吸引猎物,并通过身体产生的黏液网困住猎物。当受到威胁时,它们会张开腕足,展示所有的发光器官,以吓退入侵者。

这种发光机制的演化可能是为了适应深海环境中的捕食和防御需求。深海环境光线微弱,发光不仅有助于吸引猎物,还能在黑暗中迷惑或吓退捕食者。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小飞象章鱼目前被列为无危(LC)物种。尽管如此,深海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其生存仍可能构成威胁。深海采矿和污染可能对其栖息地造成破坏。

 

 


参考文献:First in situ observation of Cephalopoda at hadal depths (Octopoda: Opisthoteuthidae: Grimpoteuthis sp.)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