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三. 5 月 21st, 2025

海洋资源

ocean-resource.com

带你认识儒艮(海牛),海洋中的温柔巨人,美人鱼原型

8 月 21, 2024 #儒艮, #海牛, #美人鱼
儒艮(海牛)

带你认识儒艮(海牛),海洋中的温柔巨人,美人鱼原型

Dugong dugon

 

 

 

儒艮(学名:Dugong dugon),俗称海牛,是现存的四种海牛目动物之一,是儒艮科唯一的现存代表。儒艮是一种温和的草食性大型水生哺乳动物,也是现存唯一的严格海洋性草食哺乳动物,属于海牛目儒艮科,是海牛目中唯一仍生存于印度-太平洋地区的物种。儒艮因其独特的外貌和温顺的性格,被誉为“海洋中的温柔巨人”。儒艮是“美人鱼”原型,在我国古代称“鲛人”


儒艮的基本特性

儒艮与大象的亲缘关系较近,它们的身体呈圆柱状,通常可以长到2.5至4.5米,体重在400到600公斤之间。它们的皮肤粗糙且多皱褶,颜色从灰色到棕色不等,这种颜色可以帮助它们更好地伪装在海底的环境中。

从外观上看,儒艮像是海豚与海象的奇特结合。它们的前肢呈鳍状,帮助在水中划行,尾部呈扁平的刀状,非常适合在水中游动。儒艮拥有一对小而圆的耳朵,虽然它们的听力并不特别发达,但对水中的声音非常敏感。它们的嘴部宽大而扁平,适合吃海草和水生植物。

与其他海牛目动物不同,儒艮终生生活在海洋环境中,而海牛目其他海牛如亚马逊海牛(Trichechus inunguis)、西印度海牛(Trichechus manatus)、西非海牛(Trichechus senegalensis)基本是生活在淡水,或咸淡水交界区域内。

目前,儒艮仅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温暖海域水温需高于20℃,栖息地集中于水深1-9米的浅海湾或水道,因为这些区域通常有茂密的海草床。

儒艮的生存完全依赖于海草,其是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和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植物。儒艮通过“犁地式”进食挖掘海草根茎,形成宽约20厘米、深3-5厘米的觅食轨迹。

儒艮并非随机取食,而是表现出选择性,更偏好稀疏分布的海草,而非密集的老化海草丛。

根据对圈养个体的观察,一只成年儒艮每天需消耗50-55公斤鲜海草(约5.6公斤干重),相当于每年要吃2吨以上。若以自然海草生物量10~94克干重/平方米计算,支持一只儒艮生存需0.4-3.5公顷海草床


儒艮的分布情况

儒艮这种动物的分布范围主要限于东经30°至170°、北纬30°至南纬30°之间的印度-太平洋海域,历史分布范围曾与热带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海草分布区基本重合。

儒艮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以下地区确认有稳定种群存在:

(1)大洋洲的帕劳群岛、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海域;(2)澳大利亚的汤斯维尔、星期四岛、星期五岛、Mulgrave岛等海域;(3)东南亚的菲律宾多个地区、婆罗洲西海岸、苏拉威西、巴厘岛、爪哇岛部分地区等海域;(4)南亚的缅甸仰光、斯里兰卡、印度多个沿海地区;(5)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多个地区、科摩罗群岛、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肯尼亚蒙巴萨、桑给巴尔。

在我国儒艮(海牛)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区域,然而,儒艮在我国14年无出现记录,甚至被认为在中国海域已经“功能性灭绝”。

儒艮的分布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是海草床分布、水温限制和栖息地水深3个因素。在海草分布,尤其是Halophila、Halodule、Thalassia等属的海草分布区域,可能会出现儒艮;而且儒艮是典型的暖水物种,其分布北界大致与年平均表层水温23°C等温线吻合,似乎不做长距离的季节性迁徙,因此不太可能出现在水温低于其耐受极限的区域;儒艮基本在浅水区域分布,水深不超过20m。

不过,目前全球多数儒艮种群仅能通过偶然目击、意外溺亡事件和渔民的口述报告来确认其存在。据信,全球相当比例的儒艮种群集中在澳大利亚北部水域,从东部的摩顿湾延伸到西部的鲨鱼湾。然而,由于无法准确计算观测者未能发现的个体数量,这些估计值的准确性仍存在不确定性。


儒艮的繁殖与生命周期

儒艮的繁殖周期较长,通常每两至三年繁殖一次,雌性儒艮的妊娠期约为12个月,每次生产通常只生下一个幼仔。通过对胎儿和新生幼崽的测量数据,儒艮的出生体长在1.0-1.3米之间体重介于20-35公斤。但不同个体间的出生尺寸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新生儿的体型可能受到母体营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儒艮的繁殖呈现季节性规律,通过解剖分析108头来自北昆士兰的儒艮标本发现,雌性儒艮的卵巢活动呈现季节性变化,主要集中在每年的下半年。在2月至4月期间的雌性个体中,卵巢大多处于静止或退化状态;而从8月开始,具有活跃卵泡或黄体的个体比例显著增加。这种季节性模式在热带环境中显得尤为特别,因为许多热带物种往往表现出全年繁殖的特点。

这种季节性分娩模式可能与该地区海草的生长周期和海水温度变化有关

儒艮是一种典型的晚熟物种,两性个体的性成熟年龄存在显著差异。从体型上看,儒艮体长小于2.2米的雌性几乎肯定未成熟而超过2.5米的个体大多已成熟,介于2.2-2.5米之间的个体则难以判断其成熟状态

雌性儒艮的性成熟年龄表现出种群间差异。比如在汤斯维尔种群,雌性儒艮最早9-10岁开始排卵,所有10岁及以上个体均有过生育经历;而在莫宁顿岛种群,性成熟明显延迟,最年轻的经产个体为14.5岁,甚至有15.5-17.5岁仍未有生育记录的个体。

雄性儒艮的性成熟同样具有种群间差异,在汤斯维尔种群最早9-10.5岁达到性成熟,而在莫宁顿岛种群发现多例10.5-15.5岁仍处于未成熟状态的个体。


儒艮的保护现状

儒艮曾经因为猎杀和栖息地破坏面临严重的威胁。过去,儒艮的肉、皮肤和骨骼被用于制作各种物品。然而,随着保护意识的提高,儒艮现在已经受到法律保护,猎杀行为被严格禁止。

尽管如此,儒艮仍面临许多威胁。栖息地的丧失和水质污染使得它们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船只碰撞也是对儒艮的一大威胁,儒艮在水面上活动时容易与船只发生碰撞。此外,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水温度升高也可能影响儒艮的生存条件。

为了保护儒艮,许多国家和组织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建立保护区、实施船只速度限制、进行公众教育等。这些努力旨在提高公众对儒艮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意识,同时通过科学研究和监测来改进保护策略。

目前,儒艮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动物,禁止任何形式的捕杀和贸易。

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以儒艮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改保护区总面积为3.5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32万公顷,缓冲区面积1.1万公顷,实验区面积1.08万公顷。重点保护现有的海草资源,并有计划地扩大草场面积,为儒艮提供足够的食物。

同时,我国参与了多个国际保护协议,如《关于在其整个分布范围内保护和管理儒艮及其栖息地的谅解备忘录》(CMS儒艮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保护和管理儒艮及其栖息地。

 

 

 

 

 

 


参考文献:

1、H Marsh – Encyclopedia of marine mammals,Dugong: Dugong dugon.

2、P Kaewmong, P Jongjit, A Boonkasemsanti…,Histological study of seventeen organs from dugong (Dugong dugon).

3、GE Heinsohn, J Wake, H Marsh, AV Spain – Aquaculture,, 1977 – core.ac.uk,The dugong (Dugong dugon (Müller)) in the seagrass system.

4、M Nishiwaki, T Kasuya, N Miyazaki… – Scientific reports of the …, 1979 – icrwhale.org,Present distribution of the dugong in the world.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