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上升正在加速,海洋热膨胀对海平面上升贡献有多少?
全球海洋吸收了全球气候系统中超过90%的过剩热量,而这些热量不仅让海水变暖,还直接导致海平面上升,但海洋变暖对海平面上升贡献有多大呢?一项新的研究利用长达60年的海洋观测数据揭示了关键机制。
海洋热膨胀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
海洋吸收了大部分的剩余热量,一般用海洋热含量来衡量海水储存的热量,研究团队通过对1961-2023年的数据分析,发现2014-2023年,全球海洋热含量每年增加45.2±1.78兆焦耳/平方米(MJ/m²),比过去40年的增速快了1.7倍。
研究对比了1985-2021年的数据,发现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海洋温度高度同步,而太阳辐射的变化对海洋变暖的影响较弱。也就是说,自198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已成为海洋变暖的主导因素,而非自然气候变化。
地球能量失衡是指地球吸收的热量多于散失的热量的一个指标,进一步分析1993-2022年地球能量失衡数据发现,地球能量失衡持续为正,并以每年0.03±0.016W/m²的速度增长。这种持续的地球能量失衡,也驱动着海洋持续变暖。
当海洋变暖,海水升温时,水分子运动加快,占据更多空间,导致海平面上升,也就是海水热膨胀,根据1993-2022年数据,热膨胀贡献了全球海平面上升的56%。相比之下,冰川和冰盖融化贡献了剩余的44%。通过计算发现,如果全球海洋温度上升1°C,仅热膨胀就会导致海平面上升约0.89米。再结合冰川融化等因素,实际海平面上升可能更高。
根据2014-2023年数据分析,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4.7±0.23毫米,比过去40年的增速快了1.8倍。如果这一趋势一直持续,预计到2100年,海平面可能上升 超过0.5米,甚至更严重。
研究发现,全球海洋热膨胀并不均匀,0°N-40°N和20°S-40°S的中纬度海域热膨胀最为明显,这些区域观测到的海洋热含量趋势更为显著。这些区域由于热膨胀效率随温度和盐度而变化,区域间不均匀的变暖模式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幅度超过预期。
此外,研究发现,海洋热含量的变化通常比海平面的变化早约3个月,这种滞后现象在中国西南沿海、中东沿海地区等地区尤为明显。这种滞后可能影响短期海平面预测,需要在气候模型中进一步考虑。
这项研究表明,海洋正在以历史罕见的速度变暖,且越来越快,相对海冰融化,海洋热含量贡献了更多的海平面上升,未来,随着海洋继续吸收热量,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可能进一步加快。
图:1961 年至 2023 年 ORAS5 全球年平均海面温度(上图)、海洋总热含量(中图)和海平面时间序列异常比较🔽
❓思考题:如果全球海水温度上升1°C,仅热膨胀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多少?
A.0.2米
B.0.5米
C.0.89米
D.1.5米
参考答案:(点击查看)
C.
解析:研究计算,每1°C的海洋升温会使海水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约0.89米。
参考文献:Accelerated Ocean thermal expansion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Global Sea-level rise. doi.org/10.1016/j.seares.2025.102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