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 12 月 23rd, 2024

海洋资源

ocean-resource.com

马来西亚连续珊瑚白化事件(2019-2020),揭示硬珊瑚类群的选择性反应

 

 

珊瑚白化现象是全球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研究人员就2019年至2020年间在马来西亚半岛发生的连续珊瑚白化事件,分析了不同硬珊瑚类群在不同珊瑚礁尺度上的反应差异。

马来西亚位于珊瑚三角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域之一。然而,关于该地区珊瑚白化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人员通过对46种硬珊瑚类群的白化轨迹进行分析,揭示了不同类群在面对热应激时的反应差异。

研究团队在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期间,记录了马来西亚半岛珊瑚礁的白化情况。通过对不同珊瑚类群的白化程度进行分类和比较,研究了白化事件的严重程度及其与热应激的关系。

尽管2019年和2020年的热应激程度较低(分别为1.05°C周和0°C周),但白化率仍然较高(2019年为55.21%,2020年为26.63%)。研究发现,白化反应具有高度的类群特异性,并且在不同珊瑚礁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例如,传统上被认为易受白化影响的鹿角珊瑚(Acropora)和蔷薇珊瑚(Montipora)类群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较低的白化率,而被认为具有抗性的蓝珊瑚(Heliopora)和滨珊瑚属(Porites)类群则表现出严重的白化现象。

研究结果表明,珊瑚类群的白化层级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逆转。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研究珊瑚白化提供了基础,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区域性白化事件的影响,并预测未来的白化趋势。

研究人员揭示了马来西亚半岛连续珊瑚白化事件对不同硬珊瑚类群的选择性影响,强调了在制定珊瑚保护策略时考虑类群特异性反应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S Szereday,CR Voolstra,AY Amri.  Back-to-back bleaching events in Peninsular Malaysia (2019–2020) selectively affect hard coral taxa across- and within-reef scales . (PDF),Published: 

 

一、为什么2019 年和 2020 年发生连续珊瑚白化?

2019年和2020年连续发生的珊瑚白化事件,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温度升高。

珊瑚与体内的共生藻类形成互利共生关系。当海水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共生藻会离开珊瑚或死亡,导致珊瑚失去颜色,即发生白化。长时间的高温海水形成海洋热浪,对珊瑚礁造成极大的压力。海水吸收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洋酸化,这也会影响珊瑚的生长和存活。

一些研究表明,2019年至2020年间,除了在马来西亚半岛发生的连续珊瑚白化事件,大堡礁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大堡礁在2019年和2020年都经历了严重的白化事件。还有研究表明,东南亚地区的珊瑚礁也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泰国、菲律宾等国家的珊瑚礁。印度洋的许多珊瑚礁也未能幸免。

2019年至2020年间这两次白化事件并非局限于某个特定地区,而是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现象。许多珊瑚礁都出现了大面积的白化,导致大量珊瑚死亡。

2019年和2020年的珊瑚白化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多么严重。

 

二、什么是热应激?为什么在热应激程度较低的情况下,珊瑚白化率仍然较高?

热应激,简单来说就是海洋生物,尤其是珊瑚,受到过高水温的压力。这种压力会超出珊瑚的耐受范围,导致它们与共生藻(zooxanthellae)的关系破裂。共生藻是为珊瑚提供能量的重要伙伴,一旦它们离开或死亡,珊瑚就会失去颜色,呈现出白色,即发生白化现象。

这项研究中,在热应激程度较低的情况下,珊瑚白化率仍然较高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 累积效应:即使热应激程度较低,但如果珊瑚在之前的年份已经经历过多次热应激事件,其抵抗力可能已经减弱,导致在后续较低强度的热应激下仍然出现高白化率。
  • 局部环境因素:局部环境条件如水质、污染物、营养盐浓度等也会影响珊瑚的健康状况。如果这些因素在研究期间恶化,可能会加剧珊瑚的白化现象。
  • 珊瑚种类差异:不同种类的珊瑚对热应激的敏感性不同。研究发现,某些传统上被认为具有抗性的珊瑚类群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严重的白化现象,可能是因为这些类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耐受性较低。
  • 生态系统变化:生态系统的其他变化,如捕食者数量变化、竞争压力增加等,也可能影响珊瑚的健康状况,使其在面对热应激时更容易白化。
  • 长期气候变化:尽管短期内的热应激程度较低,但长期的气候变化可能已经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了深远影响,使得珊瑚在面对任何程度的热应激时都更容易白化。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能导致在热应激程度较低的情况下,珊瑚白化率仍然较高。

 

三、思考

为什么传统上被认为具有抗性的蓝珊瑚和滨珊瑚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严重的白化现象?

除了物种差异,珊瑚个体之间的基因组差异是否会影响其对白化的抵抗力?珊瑚的生长速率、大小、形态等个体特征与白化是否存在相关性?珊瑚的微生物组组成是否会影响其对白化的敏感性?

除温度外,海水酸化、污染物、营养盐等环境因素与白化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极端天气事件(如台风、暴雨)是否会加剧或缓解白化现象?海底地形(如深度、坡度)对白化分布的影响机制是什么?

白化珊瑚的恢复能力是否与白化前的健康状况、白化程度以及环境条件有关?白化事件是否会加速珊瑚的进化,使其更适应高温环境?人工干预(如移植珊瑚、提供遮阴)对白化珊瑚恢复的效果如何?

 

这些有趣的问题旨在激发你的思考,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希望能为你带来新的启示和帮助~~~

 


申明:内容来源于海洋资源ocean-resource创作,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海洋资源ocean-resource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