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让我们走进Eretmochelys imbricata
海龟是古老的海洋爬行动物,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比如帮助维持珊瑚礁的健康和控制海草床的生长,有助于保持生态平衡。目前全球共有7种海龟,它们分别是绿海龟、玳瑁海龟、红海龟)、棱皮龟、太平洋丽龟、肯氏龟和平背海龟。而中国海域共有5种海龟,它们分别是绿海龟、玳瑁、红海龟、太平洋丽龟和棱皮龟,这些海龟中,绿海龟的数量在我国海域相对较多,而其他四种的种群数量已经非常稀少。
红海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海龟物种,它们有着红棕色的甲壳、黄色的腹部,非常容易辨识,它们红棕色外壳也是它们名称由来的原因之一。红海龟偏爱温暖的海洋水域,通常生活在温度在20°C至30°C之间的海域,因此它们通常分布在海洋的浅水区,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进入较深的水域。比较典型的是珊瑚礁区域,这些珊瑚礁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同时珊瑚礁的结构也为它们提供了庇护和繁殖场所。
红海龟是一种长寿物种,要到 35 岁才能达到性成熟,当它们长大后,红海龟大约每两三年会在沿海地区交配一次,然后回到它们出生的海滩产卵,红海龟的交配通常发生在海洋中,雌性红海龟在繁殖季节一般会在晚上爬上海滩产蛋,然后他们就会返回海洋。
红海龟的卵在沙中孵化,通常需要60-70天,有趣的是,它们的后代的性别实际上取决于温度!温暖的条件下孵化出的海龟大多为雌性,而寒冷的条件下则有更多的雄性,是不是非常神奇!海龟蛋孵化完成后,雏龟会突破蛋壳爬出巢穴,一般会在夜间或清晨开始爬向海洋,但这个过程非常危险,许多雏龟在向海洋的旅程中会遭遇捕食者和其他威胁。但雏龟一旦成功进入海洋,就会在浮游生物丰富的区域生长,逐渐适应海洋环境,它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迁徙到珊瑚礁和海草床等栖息地。
红海龟的全球生存状况令人担忧,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它们被列为“极危”物种。红海龟在中国的生存状况也不容乐观,红海龟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的海域,如广东沿海、南沙群岛和海南岛的部分区域,虽然这些地区为红海龟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但栖息地的破坏和环境污染仍然对它们构成威胁。
我国作为一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在保护海龟及其栖息地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如立法保护、栖息地保护、人工繁育和救助、公众教育与科研、国际合作、减少海洋污染等。
在立法保护方面,《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都为海龟提供了法律保护,海龟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非法捕杀、贩卖和利用。此外,中国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缔约国,禁止玳瑁等海龟及其制品的国际贸易。
除了法律法规以外,中国已建立多个海洋保护区,涵盖海龟的重要栖息地。在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都建立有保护区为海龟提供了重要的栖息环境,如广东省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一些海龟产卵的沙滩上,实施了严格的保护措施,如禁止夜间灯光照射、控制人类活动,避免打扰海龟的产卵和孵化过程。
现在,你知道红海龟了吗?
申明:内容为海洋资源创作,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