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海金”,走进极度濒危玳瑁海龟Hawksbill Sea Turtle
(极度濒危)
全球共有7种海龟,它们分别是绿海龟、玳瑁海龟、赤蠵龟(红海龟)、棱皮龟、太平洋丽龟、肯氏龟和平背海龟。海龟是古老的海洋爬行动物,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如维护珊瑚礁和海草床的健康。然而,全球海龟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胁,包括非法捕捞、栖息地破坏、海洋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
中国海域共有5种海龟,分别是绿海龟、玳瑁、红海龟、太平洋丽龟和棱皮龟。这些海龟中,绿海龟的数量相对较多,而其他四种的种群数量已经非常稀少。
玳瑁海龟名称的由来
玳瑁海龟的学名是 Eretmochelys imbricata,最早由瑞典自然学家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命名,他在1758年首次描述并命名了这一物种。林奈在他的重要著作《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第10版中,将玳瑁海龟列为一种新的物种,并使用了双名法为其命名。卡尔·林奈的工作奠定了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基础,他的命名系统至今仍被使用。
玳瑁海龟属名“Eretmochelys”来自希腊语的“eretmo”(桨)和“chelys”(乌龟),描述了玳瑁海龟强壮的前肢,类似桨的形状,适合在水中游动。而种名“imbricata”:拉丁语意为“重叠”,指的是玳瑁海龟背甲鳞片重叠排列的特征。
玳瑁海龟生态特性及栖息环境
海龟的一生9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海洋中度过,只有在繁殖季才会回到出生地附近的沙滩产卵。雌性玳瑁每隔2-5年繁殖一次,每次上岸产下多窝卵,之后便返回海洋,直到下一个繁殖周期。
玳瑁海龟的繁殖季节因地理位置而异,但一般来说,玳瑁海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产卵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春季和夏季。在中国,玳瑁海龟的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夏季到秋季,具体来说,通常在5月到9月之间上岸产卵。
由于玳瑁海龟是迁徙性动物,其产卵时间和地点可能会因不同的栖息地条件而有所不同。而且及时是同一窝卵出生的海龟,他们的迁徙路线也不尽相同,有的迁徙远,有的迁徙近,但无论是短途还是长途迁徙,玳瑁海龟最终选择的觅食区大多是浅海,平均深度32.2米。玳瑁海龟以珊瑚礁中的海绵为食,尤其偏好珊瑚礁和海绵丰富的区域。
虽然中国沿海地区曾经是玳瑁海龟的重要分布区,但由于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以及海洋污染等因素,它们的种群数量已经显著下降。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唯一的海龟保护基地,历史上一直是海龟产卵的场所,而被称作“海龟湾”。
在中国,玳瑁海龟主要分布在南海和东海的热带及亚热带海域,它们常见于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沿海水域以及台湾省的南部沿海地区。
海南岛的沿海和周边岛屿是玳瑁海龟的重要栖息地之一,特别是在三亚、万宁等地的珊瑚礁附近,常常可以发现玳瑁海龟的踪迹;广东省大亚湾、湛江、珠海、深圳等地,玳瑁海龟曾经相对常见,特别是在这些地区的海岛和珊瑚礁附近;广西的北部湾海域是玳瑁海龟的重要栖息地之一,尤其是在北海市附近的海域,包括涠洲岛一带;而台湾省的南部沿海,特别是垦丁国家公园和周边的海域,是玳瑁海龟的重要栖息和产卵地之一。
图:玳瑁海龟全球分布范围(来源:维基百科)🔽
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惠州市大亚湾与红海湾交界处,总面积约约18km2,其中陆地面积约2km2,海域面积约16km2,是我国唯一,也是亚洲大陆架唯一的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及其附近海域是绿海龟、玳瑁、红海龟、太平洋丽龟和棱皮龟等五种海龟的栖息与觅食地,目前我国将其全部归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核心区产卵场沙滩长约1000 m,沙粒直径为0.05~0.2 mm,沙质松散均匀,自古就是海龟产卵繁殖的天然场所。
保护区于1985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南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同意,将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港口区的海龟湾划定为海龟自然保护区,制定和实施保护海龟产卵场的措施,并以惠东县政府名义颁布了《关于港口海龟繁殖保护区的规定》(惠东府(1985)99号);1986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级为省级海龟保护区(粤办函〔1986〕576号);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函〔1992〕166号)。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玳瑁海龟保护现状
玳瑁的甲壳上有美丽而又色彩斑斓的花纹,是一种名贵的宝石,可作为首饰、雕塑等饰品的原材料,高贵典雅,有祥瑞幸福、健康长寿的象征,享有“海金”之称。
玳瑁工艺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工艺水平在唐代已达顶峰,日本的玳瑁工艺也受到了中国很大的影响。正是由于人类对玳瑁的过度需求,导致玳瑁在世界范围内的数量持续减少,已有灭绝的危险,目前两种玳瑁亚种的保护现状均已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极危状态,其种群数量比历史高峰时期减少了超过80%。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各地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主要聚焦于保护巢穴和雌龟、减少渔业兼捕、国际协议与立法等方面。目前玳瑁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很多国家已禁止猎捕玳瑁,也禁止进出口玳瑁产品。
有研究分析了全球299个海龟巢穴监测点的数据,在299个海龟巢穴监测点数据中,95个显著上升,35个显著下降,其余趋势不显著或稳定。增长最快的是绿海龟和太平洋丽龟。
参考文献:
Diverse migratory strategies for a hawksbill sea turtle population. doi.org/10.1002/aqc.4080
Conservation of Hawksbill Sea Turtles: Perceptions and Realities. https://www.turtles.org/bjorndal.htm
Global sea turtle conservation successes. DOI: 10.1126/sciadv.16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