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西南太平洋和东印度洋神秘的深渊区,海洋最深处的生命
深渊区是指海洋最深处,通常位于 6,000 米以上的深度。这些区域包括海沟、深盆和海槽,是地球上一些最极端环境条件的所在地,其特点是压力巨大、温度低、完全黑暗。西南太平洋和东印度洋拥有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些深渊区,为了解深海生态系统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最近的一项研究强调了这些区域在我们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海底地貌和极端条件下生命适应性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西南太平洋和东印度洋深渊带的地貌
深渊带通常被定义为海洋中水深超过 6,000 米的部分。它包括各种海底特征,例如海沟、深盆和海槽,这些特征的大小、深度和地貌复杂程度各不相同。这些区域主要位于俯冲带,板块在此汇聚,迫使一个板块压在另一个板块之下,从而在海底形成凹陷。例如,最为著名的超深渊特征,海沟深度可达 11,000 米以上,例如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
深渊带的地貌复杂多样,不同的特征决定了这些深海环境的分布和特征。这些特征影响着生态系统的运作方式、生物的分布方式以及控制营养循环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西南太平洋和东印度洋拥有几个重要的深渊区,包括巽他海沟、汤加海沟和爪哇海沟,所有这些区域在海洋生物多样性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地区占海洋深渊区的很大一部分,总面积约为 716,915 平方公里,其中 58% 被海沟占据。海沟不仅提供了独特的地质环境,而且还支持与较浅深度不同的多样化生态系统。
除了海沟,西南太平洋和东印度洋还包含深海盆地和海槽。这些特征不如海沟引人注目,但仍代表着重大地质活动和深度的区域。盆地是海底的凹陷,可能与火山活动有关,而海槽则是与海脊平行的细长特征。
深渊带的生态意义
深渊带的极端条件包括高压、低温和缺乏阳光,使其成为地球上生命生存最困难的环境之一。尽管如此,深渊带仍是物种多样性的家园,其中许多物种都适应了这种恶劣的条件。
生活在深渊带的生物表现出一系列特殊的适应性,使它们能够在如此极端的条件下生存。这些适应性包括:
- 抗压性:深海生物已经进化到能够承受 6,000 米以上深度的巨大压力。这通常涉及细胞结构的生化改变,使生物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功能。
- 热适应:深渊带的寒冷温度要求生物体具备应对低温的机制,例如抗冻蛋白和代谢适应。
- 共生关系:许多深海生物依靠与其他物种的共生关系,例如有助于分解有机物的细菌,在深海缺乏营养的环境中生存。
最近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深渊生物,包括深渊端足类动物、蜗牛鱼和深渊线虫,它们都专门在这些极端的栖息地中繁衍生息。
深渊带的海底结构对生物的分布至关重要。例如,海沟可以形成孤立的栖息地,促进进化分化,而盆地和海槽可能因其独特的地质和化学特性而支持不同的食物网。海底地貌与海洋生物之间的联系对于了解深渊带的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新的研究发现
由于西南太平洋和东印度洋深海区的极端条件,研究这些区域的探索过程是一项复杂而富有开创性的工作。
研究使用全球测深数据集探索了西南太平洋和东印度洋广阔的海底地貌和明显分割的深渊区域。
研究发现,深渊深度所占面积为 716,915 平方公里,其中 58% 为海沟,37% 为盆地和海槽,5% 为断裂带。面积 > 6000 米深度的最大特征是沃顿盆地,面积为 218,030 平方公里,横跨376 个独立区域。最大的连续深渊栖息地是克马德克海沟和汤加海沟,面积分别为 145,103 平方公里和 111,951 平方公里,而爪哇海沟等特征则由两个深渊部分组成,中间由水深高点隔开。
此外,最引人注目的发现之一是深渊动物群的生物地理学。与早先认为深渊生态系统是孤立的“岛屿式”栖息地的观点相反,这项研究表明,在这些极深的地方发现的许多物种具有泛洋分布,这意味着它们分布在多个海沟和盆地中。这挑战了深渊区完全隔离的想法,为理解不同深海生态系统之间的连通性开辟了新途径。具体而言,新不列颠海沟和布干维尔海沟之间没有物理障碍,因此任何有关这些海沟的深渊物种或栖息地的文献都可以合并。
研究强调,深渊带主要由两个主要的地貌特征(海沟和盆地)组成,它们的大小、深度和复杂性各不相同。深渊盆地覆盖广阔、通常较浅的区域,与深海平原相当,而海沟虽然占地面积较小,但深度范围更大,复杂性也更大。
思考
哪些因素影响了深渊动物群的生物多样性和分布?深海生物如何适应极端压力和隔离?海沟生态系统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什么角色?深渊带的生态系统孤立程度如何?
参考文献:Alan J. Jamieson, Gaelen T. Giles & Heather A. Stewart ,Hadal zones of the Southwest Pacific and east Indian oceans. doi.10.1007/s11001-024-09550-7
申明:内容来源于海洋资源ocean-resource创作,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海洋资源ocean-resource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