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鹅的耳朵听力有多灵?科学家首次揭秘水下听力范围
小企鹅体型小巧,体长仅30厘米左右,却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噪音污染问题,然而对小企鹅的听觉能力了解甚少,仅在早期对黑脚企鹅的空气中听力被粗略研究过,而水下听力数据完全空白。一项新的研究,科廷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最先进的微CT成像技术,扫描了花园三只自然死亡的小企鹅的头部创建了3D数字模型,以在不同的位置模拟它们频率下能听到的声音,预测它们的听觉能力,结果表明:小企鹅可以在水下听到 200Hz 到 6,000Hz 之间的广泛范围内的声音。
小企鹅如何“听”声音?
要研究听力,首先要了解小企鹅耳朵的结构,不过我们去海洋馆也没看到小企鹅有耳廓,他们是怎么听声音的呢?那就是他们隐藏在羽毛下的耳孔,声音通过耳道传递至鼓膜,再经听小骨传导到内耳,最终由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
为了精确建模,科学家利用了三只新鲜死亡的小企鹅样本,先采用医用CT扫描初步获取头部三维影像,虽然分辨率达到0.6mm,但仍不足以看清微小的耳部结构,研究以29微米显微CT的超高分辨率扫描,最终获得1011张断层图像,然后从过三维重建,勾勒出耳道、听小骨、内耳等结构,建立数字模型。
有了精确的耳部模型,研究团队使用有限元分析模拟声音传递过程,可以计算声波如何在企鹅的头部组织中传播。研究模拟了小企鹅在陆域和水下的听力情况,声音频率从100Hz到10kHz,覆盖人类说话、船舶引擎、声呐等噪音,计算听小骨的振动幅度。
研究发现,在陆域空气中,小企鹅的最佳听力在2 kHz,此时听阈最低为46 dB,有效敏感范围为550–5400 Hz。而在水下,最佳听力在1.5 kHz,听阈最低为83 dB,敏感范围更宽,为200–6000 Hz。也就是说,在陆域,频率为2kHz的时候,声音只要达到46dB就可以被小企鹅听到。而在海域,在最佳1.5kHz的时候,需要83 dB才能被听到,需要的声音比陆域大,但是范围更宽,可能是为了适应水下探测鱼类游动等生存需求有关。这意味着小企鹅对中高频声音最敏感。
也就是说,小企鹅可以在水下听到 200Hz 到 6,000Hz 之间的广泛范围内的声音。
目前,船舶引擎的噪声主要再20–1000 Hz,声呐在1–10 kHz,地震勘探一般小于500 Hz,这些可能干扰其水下觅食,接近其最佳敏感频率或导致行为异常,高强度脉冲可能损害听力等问题发生。
当然,研究最后也指出,尽管模型预测结果可靠,但由于小企鹅的软组织声学特性尚未实测,目前借用其他鸟类数据,仍存在不足,而且还需要需野外观察或可控实验,进一步观察小企鹅在不同频率噪音的回避情况。
图:小企鹅的预测空中 (IA) 和水下 (UW) 听力图
( a ) 预测的 IA 听力图,与其他鸟类测量的空中听觉阈值进行比较。虚线表示几种海鸟潜水鸟的听力图:大西洋海鹦Fratercula arctica、普通海鸠Uria aalge 和大理石海鸠Brachyramphus marmoratus。虚线表示几种陆鸟的听力图: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atus、金丝雀Serinus canaria、啄木鸟(多个物种的平均值)和斑胸草雀Taeniopygia guttata。实线表示非水生潜水鸟类:小企鹅(本研究)和大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 sinensis。黄色区域显示了 Crowell等人测量的其他非水生潜水鸟类的最大/最小听觉诱发电位 (AEP) 空中听力范围。黄色区域的下限反映所有这些鸟类的最小阈值,阴影区域的上限反映最大阈值。(b )预测的小企鹅的 UW 听力图,与 Larsen等人测量的大鸬鹚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思考题:小企鹅的耳朵有什么特殊之处?
A.有像人一样的耳廓
B.耳孔隐藏在羽毛下,没有外耳廓
C.耳朵长在头顶上
D.完全依赖触觉感知声音
参考答案:(点击查看)
B.
解析:小企鹅没有外耳廓,它们的耳孔隐藏在羽毛后面,声音通过耳道直接传入。
参考文献:Chong Wei, Christine Erbe. Sound reception and hearing capabilities in the Little Penguin ( Eudyptula minor ): first predicted in-air and underwater audiograms.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2024; 11 (8) DOI: 10.1098/rsos.24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