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 4 月 7th, 2025

海洋资源

ocean-resource.com

南极冰盖融化如何影响海洋分层和混合?首次近距离观测

 

 

2021年,一座巨大冰山A-68A漂移到南乔治亚岛附近,不仅改变了当地海洋景观,更让我们可以近距离观测冰山融化对海洋的影响。英国南极调查局等机构的科学家利用水下机器人和卫星,首次精确测量了冰山融水如何改变海洋环境,揭示了冰山融化影响海洋的关键机制。


海冰混合层季节性变化和驱动机制

冰封海域的海洋混合层如何随季节变化?海冰的冻结和融化如何影响海洋?2017年的一项研究利用海豹、船舶和浮标的联合观测数据,揭开了南大洋海冰下混合层的机制。这项研究不仅填补了冬季数据的空白,还量化了海冰如何通过盐度和温度的变化塑造海洋环境。

海洋混合层类似于一个缓冲带,调节着大气与深海的能量交换,它的深度、温度和盐度决定了海洋如何储存热量、吸收二氧化碳,以及影响全球水循环。

在南大洋,全球约一半的深海冷水在这里形成,下沉后驱动全球海洋环流。冬季海冰冻结时排出盐分,使表层水变咸、变重而下沉;而夏季融冰释放淡水,使表层变轻。但由于传统观测手段难以穿透海冰,导致冬季数据极度匮乏。

研究整合了三类数据:海豹携带的传感器数据、Argo浮标数据以及船舶历史数据。海豹携带的传感器,海豹潜水时自动记录温度、盐度和深度,传回10万条冬季剖面;Argo浮标则主要覆盖开阔海域,无法进入海冰区;而船舶历史数据则主要为夏季观测数据。通过融合这些数据构件了南大洋模型。

研究发现,在冬季,海冰覆盖下,混合层温度稳定在-1.8°C,接近海水冰点,几乎全南极一致;而在夏季,融冰使表层略微升温,但幅度很小。相比之下,无冰区的温度变化更大。

海冰的冻结和融化对盐度影响显著,海冰形成时排出盐分,使混合层变咸,夏季融冰释放淡水,盐度降低。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威德尔海和罗斯海陆架,比夏季高0.8PSU。

在混合层深度方面,夏季混合层较浅,约50米,因表层淡水输入抑制下沉。而冬季盐水排斥使海水变重,混合层加深,陆架区最深约200–500m,而海冰边缘较浅约50–100米。值得注意的是,南极陆坡附近的混合层在冬季会影响下方的绕极暖深层水,这一过程为海冰形成提供了热量约20–60 W/m²。

在大多数海洋区域,混合层的稳定性由温度主导,但在海冰下,盐度比温度更重要。在无冰区,温度变化贡献了90%的稳定性变化,盐度仅占20%;而在海冰区,盐度贡献80%的稳定性变化,温度甚至可能破坏稳定。也就是说,海冰区的混合层能否下沉,主要取决于盐度变化,淡水多了就变轻,盐水多了就变重

近年来,南极冰川融化和降水增加已导致表层淡水增多,未来南极混合层可能变得更轻,阻碍深层水形成。

图:南大洋混合层深度的月变化🔽

细黑线代表南极绕极流的主要锋面,而粗黑线则对应于最大季节性海冰延伸


南极冰山融化如何改变海洋?

冰川融化不仅仅是变暖导致,在南极,南极消融包含2种方式,一种是冰架底部的持续融化,另一种则是冰山的崩解,冰山崩解贡献了约50%的冰盖质量损失。有数据显示,南极每年通过冰山崩解向海洋释放约1300亿吨冰。

而大冰山A-68A就是冰山崩解的典型例子,在2017年从冰架崩离时,面积达到5800平方公里,在随后的漂流过程中,它逐渐融化、碎裂,最终在2021年靠近南乔治亚岛时,释放了惊人的152±61亿吨淡水。大冰山A-68A也为我们提供了近距离研究的机会。

为了搞清楚这些融水如何影响海洋,这项最新的研究,利用特殊的水下机器人Slocum滑翔机,搭载了测量温度、盐度、叶绿素等关键指标的传感器, 能够在海面下1000米内自由移动。

在49天的观测中,滑翔机完成了265次上下剖面测量,得了难得的近距离数据,与此同时,科考船也在冰山周围进行了精密的水样采集和流速测量。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科学家发现了冰山融水改变海洋的三个关键方式。第一层影响是表层淡水影响,第二层影响是基底融水上涌,第三层影响是营养盐梯度变化。

在第一层影响方面,冰山表面融化的淡水会在海面形成一个低盐度的表面层,观测显示,在距离冰山9米深的表层,盐度显著下降,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分层界面,这个淡水层就像一层”盖子”,把较暖、较咸的海水压到下面。

更重要的发现来自冰山底部,也就是第二层影响基底融水上涌。由于冰山在海水中移动,底部的湍流会导致强烈融化,这些融水与周围海水混合后,会形成一股向上流动的”羽流”,数据显示,这股上升流能将深处238±7.8米的海水带到91米深度,这个过程打破了南大洋典型的冬季分层结构。正常情况下,冬季水层约125米深像一道屏障,阻止深层较暖的环极深层水上升到表层。

由于第二层垂向混合的影响,改变了区域营养盐梯度,也就是第三层影响。这种垂直混合将富含营养盐的深层水被带到透光层,数据显示,在冰山通过后约36小时,下游区域的叶绿素浓度开始上升,浮游植物开始繁殖。

但这种影响也具有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在紧邻冰山2公里内的区域,虽然水中由融水带来的悬浮物增加了,但叶绿素浓度却下降了,只有在距离更远2-5公里外的海域,当融水充分混合后,营养盐的促进作用才显现出来。可能的原因是融水的稀释作用降低了浮游植物浓度,同时,悬浮物阻挡了阳光,抑制了光合作用。

为了验证这一现象的普遍性,研究人员分析了2004-2021年的历史数据,发现在其他大型冰山如2015年的B-17a经过的区域,同样观测到了冬季水层结构被改变的现象,这表明冰山融水对海洋的影响不是偶然的,而是南大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

图:示意图显示了接近 A-68A 的浮力场🔽

彩色轮廓是针对每个垂直分层和T和S中的水平剖面/冰山分离的手动线性色标应用,它们叠加在一起以产生浮力着色。T和S线剖面按比例绘制,显示 1 °C 和 0.5 g/kg分离。基底融水影响区域用灰色阴影表示。


❓思考题:冰山A-68A的融水对浮游植物的影响是?

A.靠近冰山时立刻促进大量繁殖
B.先抑制后促进,且影响范围可达几公里外
C.完全没有任何影响
D.导致浮游植物全部死亡

参考答案:(点击查看)

B.

解析:研究发现,2公里内融水稀释和浊度会暂时抑制浮游植物,但下游2-5公里外因营养盐上涌,36小时后叶绿素浓度会上升。


这项研究首次通过高分辨率观测揭示了冰山A-68A对南大洋物理和生物过程的复杂影响,证实了冰山融水可改变分层、促进营养盐上涌并延迟浮游植物响应。

 

 

 


参考文献:Natasha S. Lucas, J. Alexander Brearley, Katharine R. Hendry, Theo Spira, Anne Braakmann-Folgmann, E. Povl Abrahamsen, Michael P. Meredith & Geraint A. Tarling ,Giant iceberg meltwater increases upper-ocean stratification and vertical mixing. Nature Geoscience (2025),doi.s41561-025-01659-7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