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are the patterns of global deep soil organic carbon distribution? What factors influence it?
土壤碳库知道吗,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团队的一项新的研究,通过整合全球14,550个站点的17,984组土壤剖面数据,结合机器学习模型,揭示了全球57%的土壤碳其实储存在20-100厘米的深层土壤中,全球20-100厘米深层土壤储碳量高达803万Pg C(1Pg = 10¹⁵克),这些深层土壤有机碳分布有什么规律呢?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深层土壤有机碳分布
土壤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碳库之一,储存的碳量是大气的三倍以上,过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表层0–20厘米土壤,因为这里植物根系和凋落物丰富,碳输入明显,然而,20–100厘米深层土壤虽然碳浓度较低,但由于其体积庞大,总储量甚至可能超过表层。而且深层碳的稳定性较高,这里的碳通常与矿物质结合,或受到低温、缺氧环境的影响,分解速度较慢。然而,随着全球变暖,微生物活动增强,这些深层土壤碳可能被重新释放进入大气,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
深层土壤有机碳研究方法
研究团队整合了全球14,550个站点的17,984份土壤数据,涵盖耕地、草地和森林三种主要生态系统,这些数据不仅包括土壤有机碳含量,还涉及土壤容重、黏土比例、pH值等关键指标,然后通过“质量保持样条法”(Mass-Preserving Spline),将不同深度的数据标准化为20厘米间隔的分层数据,通过质量守恒约束,使得每一层的碳总量等于 原始数据对应层的碳总量。
深层土壤有机碳计算
$text{SOC密度} =text{SOC浓度} times text{土壤容重}timestext{土层厚度} times (1 - text{碎石含量}/100) / 10$
然后通过β值量化土壤有机碳随深度递减的速率,Y代表从地表到深度d(厘米)的土壤有机碳累积比例,β值介于0和1之间,数值越大,说明土壤有机碳在深层分布越均匀。
$Y = 1 -beta^{d}$
然后通过已知的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X_{d_0}$ ,和衰减系数$beta$,可推算整个1米土层的碳储量,公式如下,极大降低了大规模深层采样的成本, $X_{100}$为0–100厘米整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d_0$表示表层深度。
$X_{100} = frac{1 - beta^{100}}{1 - beta^{d_0}} cdot X_{d_0}$
深层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全球20-100厘米土层中储存了803Pg C,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深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森林贡献最大,其次是草地和农田。森林生态系统在20-100厘米土层中平均储存了97Mg C/公顷(Mg C=10⁶ 克=1吨),草地生态系统为70Mg C/公顷,农田生态系统只有62Mg C/公顷。
然后,深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随着深度呈现稳定的递减规律,数据显示,从20厘米开始,每向下20厘米一个层级,碳密度呈现规律性下降。这种垂直分布模式用β值量化显示,全球农田的β值为0.9731,草地的β值为0.9772,森林的β值为0.9790,β基本接近1,碳在深层分布较均匀。
图:研究地点的地理分布及 不同生态系统和土壤质地下0–100厘米土壤剖面中土壤β值的变化
(a) 红点、黄点和蓝点分别代表农田、草地和林地。(b) 经方差分析和Duncan’s新多极差检验,研究地点的土壤β值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显著差异。图 (c) – (e) 分别显示了农田、林地和草地中沙土、壤土、粘壤土和粘土的土壤β值 变化。
影响深层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的因素
通过机器学习模型,研究人员发现,温度升高β值增大,降水增加β值减小,年均温每升高1°C,β值增加0.002,当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后,β值会明显降低。也就是暖热地区如热带的土壤有机碳深层分布更均匀,可能是由于高温促进微生物活动,使碳向下迁移;而多雨地区的表层土壤有机碳易被淋溶流失,导致深层碳比例降低。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北极冻土区,虽然寒冷减缓了分解,但一旦变暖,这些长期封存的碳可能迅速释放。
不同的土壤性质也同样影响着β值,比如粘土含量、pH值等。当粘土含量超过30%时,β值明显下降,同样,强酸或强碱土壤β值也会显著下降,深层土壤有机碳分布也更不均匀,还有一个就是土壤碳氮比大于10时,β值降低,也就是土壤氮限制可能促进碳向深层移动。此外,地下净初级生产力与β值呈现非线性关系。
地下净初级生产力(Belowground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BNPP)
地下净初级生产力(Belowground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BNPP)是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碳中,专门分配给地下部分的净碳量,主要包括根系生长、分泌物和根际沉积物等,当BNPP低于1.5Mg/公顷/年或高于2Mg/公顷/年时,β值急剧下降,对于高地下净初级生产力导致β值下降,可能是由于过多的根系活动引发深层微生物加速碳分解的缘故。
通过机器学习方法绘制的全球10公里分辨率的深层有机碳分布图显示,研究发现高纬度地区虽然β值较低,但由于低温抑制分解作用,其单位面积深层碳储量依然较高;而热带地区虽然生产力高,但由于高温高湿促进分解,深层碳密度反而低于预期,但这些地区的β值较高,碳在剖面中分布更均匀;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受限于生产力,深层碳储量普遍偏低。
研究团队也评估了预测的不确定性,平均为34%-38%,不确定性最高的区域集中在热带如撒哈拉以南非洲、东南亚和亚马逊地区,这主要由于这些地区实地测量数据相对缺乏,相比之下,温带和北方地区由于研究历史较长,数据质量较高,预测结果更加可靠。
深层土壤有机碳研究的局限性
目前,这项研究整合了全球多个土壤剖面的数据,但是土壤深度大于100厘米的的数据较少,同时,研究最后也提到的,假设所有土壤剖面深度为1米,但山地或薄层土壤可能不足1米,导致土壤有机碳储量预估存在偏差。
最后,研究提供了全球生态系统10 km分辨率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垂直分布和空间格局信息,为未来地球系统模型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数据集是开放获取的,可在https://doi.org/10.5281/zenodo.15019078 上获取。
❓思考题:根据研究,全球20-100厘米深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约为多少?
A. 500 Pg C
B. 600 Pg C
C. 803 Pg C
D. 1000 Pg C
参考答案:(点击查看)
参考文献:Wang, Haiyan, et al. “Global pattern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distribution in the 20–100 cm soil profile for different ecosystems: a global meta-analysis.”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17.7 (2025): 3375-3390.https://doi.org/10.5194/essd-17-3375-2025